9月17日下午,敬文书院“非遗传承”座谈会暨非遗名家进校园系列课程启动仪式在书院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苏州日报社《现代苏州》杂志主编李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发绣)江苏省代表性传承人周莹华以及苏扇、核雕、明式家具、玉雕、茶艺等苏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校敬文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张菡、党总支副书记范晴岚、副院长于立刚、常任导师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
张菡介绍了书院的整体情况、培养理念与目标、办学特色以及近年来在党建育人、文化育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她表示,敬文书院以江南文化为特色,始终以“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为理念,致力于搭建集教育、实践、传播于一体的平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扇制作技艺——绢宫扇)苏州市代表性传承人盛春代表非遗名家发言,她表示苏扇技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希望激发更多青年学生在体验苏扇制作技艺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袁成亮教授代表四位艺术名家,向敬文书院捐赠画像作品《朱敬文画像》、泥塑作品《朱敬文泥塑小像》、书法作品《敬文艺术馆》、书籍《苏州市非遗传承人传》《凌虚传》,张菡代表敬文书院接受捐赠。敬文书院向非遗名师颁发“非遗传承”指导教师聘书。
与会人员围绕“高校非遗传承”主题开展交流研讨,大家表示,要以匠心守护文化根脉,以创新激活传承活力,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感受传统之美,厚植家国情怀,为青年成长成才注入精神动力,为实现非遗活态传承搭建发展桥梁。座谈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敬文书院育人场所与文化空间,沉浸式体验“书香社区”的文化育人氛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发绣)江苏省代表性传承人周莹华与我校传媒学院2017届毕业生郭晓琪共同开展了非遗名家进校园系列课程第一讲,《发绣文化与技艺传承》。
此次座谈会是敬文书院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持续丰富“第二课堂”育人平台,让非遗之美浸润青年成长,让文化自信扎根青年心中。





